劳动合同的签订流程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期限履行届满后的劳动合同续签两类。以下为从用人单位用工法律风险防范的角度设计的劳动合同签订流程:

 

一、与新进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1.审査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前必须对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进行必要的审査,目的是防止发生劳动者的应聘欺诈或赔偿第三人损失等法律风险的发生。用人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审查工作:

 

1.劳动者年龄审查

 

用人单位之所以要审查劳动者的年龄主要是防止录用童工及劳动者虚假应聘情形的发生。用人单位的审査方式为要求劳动者提供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在身份证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一致,由某某提供”及签名确认。

 

2.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

 

如果劳动者提供了虚假的学历、资格或工作经历,则属于劳动者虚假应聘,用人单位就不可能选择到真正的人才。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表明劳动者提供的学历、资格、工作经历是虚假的,则可主张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考核制度中将提供虚假的学历.资格或工作经历的行为认定为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那么用人单位就可据此单方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査方式是要求劳动者提供学历、资格原件与复印件,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要求劳动者在学历及资格证书的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一致,由某某提供”及签名确认。当然,用人单位也可通过调查方式对劳动者提供的学历及资格进行验证。而用人单位査验劳动者工作经历的方法是要求劳动者作基本信息及工作经历的登记,并承诺其所提供的信息均为真实,若其所提供的信息为虚假的,则由劳动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査验劳动者与其它用人单位是否拥有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录用了与其它用人单位尚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原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且这种赔偿责任不低于应当赔偿之经济损失的70%,国家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职工时应査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以及其它能够证明该职工与任何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所以,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对劳动者进行査验。査验的方式就是要求劳动者提供劳动关系解除(终止)证明,应届大中专毕业提供报到证,已经办理失业登记的提供失业证等。用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关系解除(终止〉证明已经超过六十天的,由于已经超过应当办理失业登记的时间,故应当要求劳动者提供失业登记证明。

 

用人单位在查验劳动者是否与其它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同时还应当查验劳动者是否存在竞业限制,即要求劳动者陈述是否存在任何用人单位要求其并正在依法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如果不存在竞业限制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要求其作出相应的书面承诺。

 

4.査验劳动的身体健康证明‘

 

用人单位查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证明主要是防止录用具有潜在疾病、残疾、职业病的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录用了具有潜在疾病、残疾的劳动者,由于劳动者在患病期间应当依法享有医疗期,即使在医疗期届满后,如果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为期调整工作岗位,如果劳动者经用人单位调整工作岗位后仍然不能从事的,用人单位方可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依据劳动者所患病的严重程度承担50%至100%标准的医疗费补助。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用人单位录用的劳动者患有职业病,而用人单位又不能证明该职业病系前一用人单位所致的,则用人单位应当与前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病承担连带责任。用人单位査验的方式是要求劳动者提供县级以上或用人甲位规定的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

 

5.履行告知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它情况。用人单位履行吿知的方式是让劳动者签署人用人单位亊先设计好的《告知书》,并妥善留存。

 

6.向劳动者解读《劳动合同》并要求劳动者先行签署《劳动合同》然后由用人单位签署

 

《劳动合同》的文本由用人单位提供,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前有义务向劳动者解读劳动合同。任何一份合同都不可同时完成签署,作为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肯定签署有前后。所以,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先签署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将已经签字的劳动合同交至用人单位后,由用人单位统一对劳动合同进行代表签字及盖章确认。这种劳动合同的签署方式可防止空白劳动合同流失及劳动者单方修改劳动合同。

 

虽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给予了一个月的宽限期,但是许多地方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终止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要求,即用人单位单方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而事实劳动关系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后,劳动者就可主张双倍的工资。所以,我们建议在录用劳动者的同时就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7.办理入职手续

 

在劳动者签蒋完劳动合同后,方可办理劳动者的入职手续。该手续包括员工入职登记、提交。入职材料、办理报到等。用人单位之所以要在签订完劳动合同后才办理劳动者的人职手续,主要是将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劳动合同的履行开始日期和开始工作日期进行区分。这是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通常劳动合同签订在前,用人单位用工在后。入职手续办妥后,用人单位才可以对劳动者进行试用,及试用考核。这样可以避免用工在前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风险。更有甚者,如果劳动者已开始工作,然后拒签合同,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要支付其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8.发放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需要分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将签订后的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如果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证明用人单位已经将签订后的劳动合同交付给了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使用《劳动合同签收表》的方式,对已经签收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进行登记、统计。用人单位还必须依法建立职工名册,以备查。

 

9.办理用工手续

 

用工手续依各地的要求而不同,一般包括劳动合同鉴证、录用备案等手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从2007年开始,用人单位在录用劳动者后应当及时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而劳动合同鉴证则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见实施,如果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要求鉴证的,有关部门应当对劳动合同实施鉴证。当前需要办理落户、用人单位行业资质等工作时,有关部门还要求提供已经鉴证过的劳动合同。不过,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废止了《劳动合同鉴证办法》;这也说明劳动合同鉴证越来越不重要,甚至会被取消。

 

二、劳动合同续签

 

劳动合同到期前,用人单位应当对所有劳动者作出评估,并决定对每位劳动者即将到期的劳动合同是否续签。劳动合同的续签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否则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发生应当续签而未续签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也有可能发生因续签过失而导致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用人单位在续签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以下流程:

 

1.提前决定是否续签及续签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提前对每一份即将到期的劳动合同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以什么样的劳动条件进行劳动合同的续签。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发生时明确评估每一份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续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履行届满的;因劳动者连续工作年限可能即将满十年的;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连续二次签订过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甚至是在用工管理过程中发生过失误,与劳动者签订过单独试用期协议、也有可能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合适尚待进一步考证等等。

 

如果用人单位决定不再与劳动者续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还需要依据劳动者的连续工作年限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保持或提高劳动条件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用人单位不仅耑要评估是否续签每一份劳动合同,而且还需要用人单位决定续签条件。

 

2.书面征求劳动者的续签意愿

 

劳动合同的签订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劳动者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然就不能获得续签。因此,劳动合同续签前必须征求劳动者的意愿。当然,有时用人单位并不十分愿意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直接向劳动者表达不再续签意思的,则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用人单位提髙劳动条件后,劳动者不愿意续签,甚至是劳动者本意就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就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决定不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问,可通过征求劳动者的意见方式将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意思表示变成劳动者的意思表示。

 

用人单位以书面方式征求劳动者意见和劳动者以书面方式对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进行意思表示都十分重要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签的意思表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用人单位以书面方式征求劳动者意见和劳动者以书面方式对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进行意思表示都是十分重要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什么时间书面征求劳动者意見?各地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用人单位应省严格按照当地的要求提前完成是否续签的意见征求,否則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补偿责任。

 

3.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同意续签劳动合同,应当在原劳动合同届满前完成劳动合同的续签。需要提示用人单位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任何一方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则应当在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办妥劳动合同终止手续。

分类标签

苏ICP备11080979号-2

本站版权归shanghailsw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转载之资源,均为学习交流及普法宣传的公益目的,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若涉及版权,请联系站长审核后删除